最近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成绩还是很不错的,从一些国内巨头的表现,以及某些领域内新贵的崛起,经常能看到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异军突起,捷报频传。
当然,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也必须认识到另一面,就是很多创业公司,在这样的氛围中,过于乐观的冲击海外市场,交纳了不少惨痛的学费,然后悻悻而归。
中国企业的产品出海很能打是真的,但竞争很激烈,获客难度越来越高,也是真的。砸钱出成绩的案例是真的,砸钱买教训的案例也是真的。
前几天在新加坡和一些过来做业务的小伙伴聊天,一个很有实力的创业者也在吐槽这个话题,明明看别人的出海案例很成功,自己却花了七位数的投放学费,最终黯然收场。
那么,针对看重海外市场,希望复制中国成功模式的企业来说,这样的环境下如何破局呢?
第一、本地化仍然是需要重视的。
粗放式的复制中国模式到海外,以前确实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现在随着出海产品越来越丰富,新的竞争格局里,要想脱颖而出,就越来越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越来越需要理解本地市场的特征和诉求。
我举个例子,最近东南亚很多国家庆祝屠妖节,又叫排灯节,在新加坡这个节是法定假日。那么中国出海东南亚的产品有哪款针对这个节庆做了怎样的装潢和活动呢?
本地化的节庆,本地化的元素,本地化的民俗和文化气质,仍然需要很多出海企业重视并且深入研究。
第二、数据敏感度是需要额外强调的。
我相信所有成功企业家都知道要基于数据反馈做决策,都会基于日常业务数据报表进行针对性的策略调整,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一点,所谓数据是不是足够可信,是不是足够精确,数据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比如,可能你采用了某个渠道平台投放广告,并安装了它的嵌入跟踪代码,然后你发现这个渠道自己的统计报告给出了非常好看的转化数据和ROI,你当然很开心,加大投放力度,但最后发现公司整体回报停滞不前,然后各渠道好看的数据汇总,似乎和真实的业绩总是对不上。
整体回报越来越差,那么直到某天一个老司机私下告诉你,那个渠道根本没多少真实用户,玩的是各种归因劫持,把其他渠道和自然用户的转化统统算到自己名下。
这种事情真不是空穴来风,很多出海公司已经交过类似这样的学费,但如果对数据极度敏感,能经常核对不同来源,不同渠道数据的异同和差异点,这种问题也并不是很难发现的。
而更合理的方式是,你需要更公允的第三方数据平台,基于第三方的标准来判断不同渠道的实际转化效果,而不是依赖各自渠道自己的自我标榜。
否则,基于现在市场上凌乱的归因原则,所有渠道自我标榜的转化,一定有大量是互相重复的,也就是你为一个目标用户,额外付了好几份推广费用。
第三、看看专业的数据报告再做规划。
你做的什么类型产品,目标什么地区,适合投放什么媒体平台和广告策略,这里面还是有很多讲究的,有些可能你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发现在当地没有多少有价值用户;有些可能你基于其他区域的经验忽视的资源,其实在当地很有价值。
如何才能穿透迷雾,看清现实,做出合理规划呢,这里我推荐AppsFlyer的《广告平台综合表现报告》第16版。
AppsFlyer《广告平台综合表现报告》持续为移动营销人员提供专业全面的分析洞察,帮助其做出更佳决策。
第 16 版覆盖了30,000 个 App在 2023 年第二至第三季度中的115 亿次非自然激活数据,以及 75 个媒体渠道和 56 亿次转化。
实话说,我都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推荐了,但是没办法,如果你的目标是全球市场,正如上面数据所示,真没有比AppsFlyer覆盖更全面的数据资源了,也真没有比他们做的更认真的行业报告了。如果你们正在积极的做出海业务,我依然建议你们及时订阅他们,及时基于他们的数据更新做出投放策略的调整和应对。
发表评论